特别是在严格的问责机制下,一些地方政府做任何事情,都习惯于找文件依据、等上级指示或通知,担心被认定为搞变通打折扣或乱作为。
加强风险研判,及时控制风险扩散,同时对可能存在和爆发的风险进行提前预判,防止风险通过金融市场蔓延,使局部风险演变成系统性风险。而无论是调整居民社会行为,还是把新能源真正立起来、碳基能源的比重降下去,都需要时间。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总的思路是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。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的节奏。在生产领域,要提高探测和开采的水平,提升能源资源的自给率,提高农机装备和农作物种业水平,不断增强农业生产供应能力,确保能源和粮食供给安全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,一方面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提下,创造性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,提高经济效率和发展质量,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。提高行业核心技术研发水平和关键领域创新水平,逐步减少重要初级制成品的进口依赖。
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,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。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《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》。世界大变局不只是地缘政治和大国博弈,还有三化的不可逆趋势。
社会转型的相对滞后,就需要我们在社会领域加快创新,加快改革。通过创新重组现有资源要素,实现更优配置,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经济的效率,潜在增长率也可以得到提升,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确定性就会更大更强。如果社会诚信缺失,人们没有契约精神,交易成本就会很高。过去我们主要关注经济领域的创新,比如技术的创新、企业模式的创新、经济体制机制的创新等等。
新经济、新业态、新模式和新就业形态等在不断创新涌现。尤其是数字平台企业的金融化程度会更高,因为数字技术迭代更新快于工业技术,更需要金融化来吸引风险资本的加持。
在快速数字化的过程中,工业革命的成果逐渐在沉淀为数字文明的基础,在数字化渐渐成为主导的趋势面前,工业化的传统也逐渐变得不再完全适用。中国发展到这个阶段,只是考虑经济领域的问题,就经济论经济,很多问题解决不了,我们要学会从整个社会来看经济领域的问题。我们现在的整套法律制度、行政规定和政府监管,当然也包括我们的理念、理论,都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,是工业革命的成果。只有社会发育良好,市场经济才可能健康成长。
而且,从整个社会来看,当前社会转型相对滞后于经济转型,市场化改革走在前头,而社会转型,包括农民的市民化、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、社会成员机会均等,都相对滞后。这就是说,政府监管是一方面,社会自律、企业自律、个人自律属于社会发育的内容。企业既是经济人,也是社会人,经济行为必须遵守基本的社会规则。数字化是以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,通过5G、云计算、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,不仅在推动新要素和旧要素的重新组合,而且还在不断颠覆现有的经济生产组织方式、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政府运行方式
如果社会诚信缺失,人们没有契约精神,交易成本就会很高。新经济、新业态、新模式和新就业形态等在不断创新涌现。
这就是说,政府监管是一方面,社会自律、企业自律、个人自律属于社会发育的内容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需要以创新的精神去面对这些变化、适应这些变化,去识别、应变、求变,去创造,去构建中国经济发展的更大确定性。
世界大变局不只是地缘政治和大国博弈,还有三化的不可逆趋势。社会转型的相对滞后,就需要我们在社会领域加快创新,加快改革。数字化是以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,通过5G、云计算、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,不仅在推动新要素和旧要素的重新组合,而且还在不断颠覆现有的经济生产组织方式、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政府运行方式。在三化之下,原有规则需要重构,这是一个大的趋势。我们现在的整套法律制度、行政规定和政府监管,当然也包括我们的理念、理论,都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,是工业革命的成果。我们过去习惯于从实体的角度来观察和认识世界,而现在看到的更多是虚拟东西,如股票、债券、期货、保险等金融产品和知识产权、品牌等无形资产,诸如此类。
低碳绿化、经济金融化和经济社会数字化组成的三化,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、大背景。家庭、个人、企业和政府的资产都在金融化。
如果没有社会改革、缺少社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、没有建立自我组织的能力,就意味着社会的诚信很难培育起来。而且,从整个社会来看,当前社会转型相对滞后于经济转型,市场化改革走在前头,而社会转型,包括农民的市民化、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、社会成员机会均等,都相对滞后。
讲良心就是社会的自约束规则,如果这些底线都没有,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就难以实现。一个典型现象就是,我们的财富更多体现为金融资产,实物资产仅仅成为金融资产的载体,如作为抵押品。
用老百姓的话说,就是做事要讲良心。现在处于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时期,原有的各种制度规则都在边际失效,导致各种不确定性扩大,不断有蝴蝶在扇动翅膀,蝴蝶效应层出不穷,只有加速构建新的制度规则形成新的秩序,才能降低不确定性和公共风险,才能为发展构建新的确定性。资产的金融化(如可估值、可抵押、可转换)是可交易的前提,也作为资本增值的基础。第三个是经济的金融化。
经济改革需要通过社会改革来推动。过去我们主要关注经济领域的创新,比如技术的创新、企业模式的创新、经济体制机制的创新等等。
经济的金融化会改变原有的规则,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,也会带来更多风险挑战。企业既是经济人,也是社会人,经济行为必须遵守基本的社会规则。
这些如今依然很重要,但我们应该把视野扩大到整个社会。可以说,改革创新的空间是非常大的。
在快速数字化的过程中,工业革命的成果逐渐在沉淀为数字文明的基础,在数字化渐渐成为主导的趋势面前,工业化的传统也逐渐变得不再完全适用。金融化和数字化叠加在一起,就更虚了,比如数字货币、数据产品、数字平台、虚拟空间等等,虚拟现实日渐超越实体现实,成为我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内容,并日渐超越实体现实。只有社会发育良好,市场经济才可能健康成长。(环球时报) 进入 刘尚希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创新精神 。
尤其是数字平台企业的金融化程度会更高,因为数字技术迭代更新快于工业技术,更需要金融化来吸引风险资本的加持。中国发展到这个阶段,只是考虑经济领域的问题,就经济论经济,很多问题解决不了,我们要学会从整个社会来看经济领域的问题。
市场化的改革已经走在前头,社会转型要跟上,这就需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来实现。通过创新重组现有资源要素,实现更优配置,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经济的效率,潜在增长率也可以得到提升,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确定性就会更大更强。
制造业也与金融化联系在一起,如研发创新,就需要风险资本的跟进。比如说低碳绿化,它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,ESG(环境、社会和治理)已经嵌入到会计准则并成为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,原有的资产确认、计量和估价准则都需要进行调整,全社会的资产价值都处于重估过程之中,对全社会的资产存量和投资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。